对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13020654号《关于促进我省“惠民保”可持续发展的建议》的答复
杨文生委员:
《关于促进我省“惠民保”可持续发展的建议》收悉。我局高度重视,经认真研究,结合我局职责,提出以下答复意见:
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是根据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要求,推出的一种保障形式。自2021年以来,我省各市相继实施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,按照“一城一策”推出符合各市特点的“惠民保”,基本医保报销后,各市“惠民保”对符合理赔规定的费用又进行了补充保障,实现了与基本医保的衔接。
一、关于提升投保率。2024年全省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投保人数达到1048.57万人,投保率12%,与上年度基本持平。各市投保率存在差异,8个市平均投保率10%以上,投保率最高的淄博市29%,最低的菏泽市3.5%。据了解,影响投保率的原因主要是自愿投保,群众的知晓度不高,保险意识有待加强,下一步,需要加强部门协调和宣传发动,将自愿转化为习惯,将选择转化为必需,促进投保率提升。
二、关于细化、优化保障方案,持续扩大受益面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市场主体是承保机构,政府部门主要是指导支持。政府部门要做好职能定位,指导承保机构细化优化保障方案。2022年、2023年全省平均赔付率都超过80%以上,有的市超过95%,赔付率保持在较高水平。为扩大受益面,承保机构根据《意见》要求,合理设置保障责任,对续保、年轻人投保等实施一定的激励措施,采取合并赔付责任起付线、适当降低起付线、根据费用区间设定不同的报销比例等综合举措,使更多群众获益。例如济南市“齐鲁保”2023期对连续投保人群采取降低起付线,扩大投保受益面,增强群众投保获得感。
对于您提出的区分职工和居民进行不同的保险赔付责任范围问题,从目前看,由于职工基本医保与居民基本医保政策待遇存在差异,个人负担的范围不同,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实际理赔重点也不一样,职工主要是基本医保政策范围外个人负担,居民政策范围内与政策范围外都存在亟待保障的责任。基于目前资金支撑盘面,各市现行的做法,体现了不同群体的保障重点,特别是在提高居民基本医保目录范围内个人负担方面,发挥了重要的补充保障。您提出的提高职工目录外保障水平和居民目录内保障水平,下一步,在保险资金相对充足的情况下,指导承保机构调整优化保障责任,增强制度的吸引力。
三、关于投保人员年龄结构不够优化、带病体投保问题。据统计,我省投保年龄平均超过50岁,年龄结构偏大,影响制度可持续运营。当前,各市正有序落实年轻人投保激励机制,降低学生投保费用,实施健康体连续投保优惠等办法,努力改善投保年龄结构。
四、关于丰富增值服务内容方面。目前,各市开展的增值服务平均10余种,主要是疾病筛查、健康管理、用药福利、口腔保健等健康检查方面的服务,有的市还拓展到旅游、健身等激励项目,发挥了一定的作用。下一步,各市指导承保机构开展更多增值服务,打造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城市名片。
五、关于严格监管处罚,有效控制运营成本方面。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山东监管局,联动各地市监管分局,采取多项措施加强监管。一是建立“惠民保”业务监测机制,深入研判分析业务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,并及时采取针对性监管措施。针对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产品设计不完善、实际惠及率较低、承保理赔服务不到位等典型问题,多轮次约谈承保机构督促做好各项服务。二是深化乱象整治,规范运营行为。开展了“惠民保”专项检查工作,对部分承保机构存在的业务经营活动不规范、财务数据不真实等问题采取针对性监管措施。推动保险行业协会出台新版人身保险销售行为负面清单,引导行业合规展业、良性竞争,压缩“报行不一”的操作空间,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。三是扎实做好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。要求公司提高政治站位,充分认识到“惠民保”涉及面广、社会影响大,要做好各类风险的处置预案,高度重视消费者投诉内容,安排专人处理市民健康保投诉,及时改进工作做法,化解矛盾纠纷。
山东省医疗保障局
2024年6月25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