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层案例展播|新泰市医保局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发展

发布日期:2023-12-11 16:34 浏览次数: 字号:[ ]


新泰市医保局准确把握围绕中心、建设队伍、服务群众的党建工作定位,提升融合力、精选融合点、拓展融合实效,扎实推进党建与医保业务深度融合,实现党建与业务双赢共进。

一、健全机制,提升融合力

一是加强组织领导。成立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工作领导小组,定期不定期召开融合发展推进会议,讨论融合重点,研究解决融合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,奠定了融合发展基础,保证了融合发展成效。

二是充分发挥党支部作用。把党支部作为“作战单元”和“战斗堡垒”,按照“有利于发挥党建引领作用、有利于有机深度融合”原则,分设局机关、医疗保险事业中心和医疗基金核算中心3个党支部,局党组成员兼任支部书记,业务骨干兼任支部委员,为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搭建密不可分的“血缘”关系和天然联系。

三是全面推行项目化管理。筛选重点亮点工作,确定课题项目,依托党支部、党小组领衔,增强攻坚克难能力,保障融合发展效果。医疗保险事业中心党支部领衔“新生儿参保‘不见面’办理”课题,大胆探索“网上办”“掌上办”,切实解决新生儿参保不方便问题。

二、强化调研,找准融合点

一是强化融合认知。从践行初心使命的角度,审视党建与业务融合。制定实施意见,明确党建与业务“一盘棋”,以党建统领医保业务发展,立足医保业务丰富党建内容、检验党建成效,增强党建工作实功实做、实功做实的认知自觉。

二是深度调查研究。开展“大党建、大调研、大融合、大提升”活动,组织党员干部,深入村居社区、厂矿企业调查研究,查找老百姓的医保需求点和业务工作的盲点卡点。

三是坚持问题导向。把及时高效解决老百姓看病就医的急难愁盼问题,作为开展和加强党建工作的切入点与发力点,实现了“虚”功实做、“虚”功做实。组建以来,持之以恒把解决“看病贵”问题作为重点融合项目之一,全力组织医疗机构参加药品、医用耗材集采,累计完成集采1.75亿元,节约采购资金3.31亿元,减轻患者负担1.02亿元。结合创建省级标准化示范窗口,取消简化手续20项,优化工作流程11项,全面推行网办、掌办等“不见面”办理方式,切实提高效率、方便群众。

三、改革创新,拓展融合实效

一是推出医保“大堂经理”。借鉴银行、宾馆等商业机构服务模式,创新推出医保“大堂经理”服务方式,引导工作人员从“柜台后”走到“柜台前”,轮值“大堂经理”,变被动等待为主动问询需求、主动宣传政策、主动帮办代办、主动讲解“不见面”办理方式,赢得服务对象“点赞”,并获得新泰市委书记批示肯定。

二是实行医保业务“县域通办”。打通线下办事大厅、网上办事大厅、移动端等服务渠道,允许参保群众打破乡镇(街道)区域限制,在全市范围内自主选择政务服务大厅或乡镇便民中心办理医保业务,实现跨层级、跨属地收件办理。

三是打造医保“15分钟服务圈”。针对经办力量不足、医保服务可及性不够的问题以及人民群众希望更好、更快、更方便办理医保事项的现实需求,依靠乡镇(街道)党委政府,在村居(社区)和定点医药机构,设立医保基层服务站点,建设遍及城乡的“医保之家”和“连心驿站”,实现医保事项家门口就近办。截至目前,已建成服务站点1336个,实现村居社区“全覆盖”。


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