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严治党转作风 流程再造提效能
聊城市东阿县着力打通医保服务“最后一公里”
医疗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之一。聊城市东阿县医保局始终把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作为首责,紧密结合工作实际,转作风、优服务、提效能,大力推行综合柜员制,实施“一窗口受理”,着力打通服务群众“最后一公里”,进一步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向一线延伸、向纵深发展。
一是以思想建设为引领,破解机构改革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。随着全民医保的快速发展,民众诉求不断增加,业务复杂性、关联度不断提高,原有业务办理模式,呈现出与群众医疗需求、业务办理需求之间的不适应性的难题。为着力解决好这一问题,东阿县医保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,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发动党员干部围绕群众“跑腿多、排队长、等待久”组织讨论、换位思考、模拟办事,体验和感受现有经办服务,为后续改革奠定了基础。思想是行动的先导,群众办事难,改革是出路,县医保局把学习作为立身之本、力量之源,通过召开专题会议,学习重要文件、“放管服”改革等相关精神要求,深入研究,创新推出综合柜员制,将过去分险种、分环节、分权限、分窗口办理特定的单项业务,转变为所有窗口都能无差别的办理所有业务,实现了“一窗受理、分类审批、一窗出件”的医保服务改革新模式。
二是以能力建设为基础,全面提升医保服务窗口人员综合素质。综合柜员制的实行,冲击了多年的科室壁垒和业务界限,每个窗口工作人员都要熟练掌握全部的医保经办业务,对工作人员的综合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如何解决新形势下人才的需要?东阿县医保局始终牢固树立“四个意识”,坚定“四个自信”,将机关党建与综合业务素质相结合,共提升、共促进。坚持每周五下午集中学习10余次,每个科室轮流将自身业务申报、经办流程进行整理、讲解,努力使每个人熟悉各项业务,提升综合能力。为尽快顺利推动综合柜员制实施,在综合柜员制实施前一个月,每周末对窗口工作人员进行业务集训,确保每个人吃透政策,将经办业务操作到位。
三是以作风建设为保障,健全制度促规范。服务群众慢不得,要充分考虑患者的急迫心情,提高服务效率是根本。2020年1月份开始,县医保局坚持以转作风、提效率为基础,积极推动实施服务流程再造。重新梳理业务流程,将前台、后台业务分开,将15项医保经办业务进一步简化、标准化、统一化,为“一窗式受理”奠定了基础。印发了《东阿县医疗保障局股室职责及细化业务流程的实施办法》、《东阿县医疗保障局前台业务操作手册》,将政策落实到位,推进医保经办事项名称、申办材料、经办方式、办理流程、办结时限、服务标准“六统一”,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,提升群众满意度。经梳理,经办服务事项“网上办”“掌上办”办理事项达到21项,网上办理率达60%;申办材料整体精简45件,精简幅度达到33%;即时办结经办服务事项占比达70%,非即时办结事项办理时限压缩30%。医疗费手工报销时限由30个工作日缩短为10个工作日,;生育保险待遇申领办理时限由40个工作日缩短为10个工作日;医保关系转移接续办理时限由45个工作日缩短为15个工作日,整体非即时办结工作效率提升2倍。省内医保关系转移接续、门诊慢性病省内异地就医、异地转诊转院办理流程数量压缩30%。各项制度流程的进一步规范,促进了工作效率的有效提升,大大缩短了群众等待时间。
四是以权限划分为抓手,构建闭环式工作链条。改革不仅要提效率,更要保障权力的规范运行。如何做到既精简放权,又规范运行?县医保局积极探索,对各种信息权限进行了明确划分,着力构建闭环式工作链条,努力让信息多跑路、群众少跑腿,权力受监督。明确前后台权限,实施前后台业务分开,从受理、录入信息到审核、复核、拨付,均严格根据经办业务流程和职责分工,明确职责权限,让前后台工作人员更加专注于各自的业务分工,提升经办服务效率和质量;合理下放权限,将规范化的权限赋予到每一个窗口工作人员,前后台业务拥有一定的自主权,既能提高业务办理效率,同时又可以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;合理设定系统权限,办理业务只需按要求向一个窗口提交一套材料,属于前台即时办结的事项,受理窗口即时办结,需要后台审核的事项,信息系统自动转送,环环相扣,一套材料走到底,既方便了群众,又提高了效率,同时,防止了人为因素的衔接不畅,防止权力的“体外循环”。
2020年3月23日,东阿县医保经办业务迁入县政务服务中心。调整原AB角工作制,由原来的18个经办窗口缩减至6个综合服务窗口。自此,县医保服务大厅实现综合柜员制,所有医保经办业务均可“一窗式受理”。“一窗式受理”之下,医保窗口每日经办业务数量达到200余件,平均业务办理时间在3-5分钟,业务办理效率极大提升。